“瓷,你为什么在中国?”讲座在我院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3-11-03

  2023年10月3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编审侯样祥应邀来到我校,在陶瓷梦工厂开展以“瓷,你为什么在中国?”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活动。讲座由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主办,喻仲文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活动反响热烈,受到师生们的广泛欢迎。讲座围绕瓷器和中国之间的强关联性,并以英文中“瓷器”和“中国”拼音一致为出发点,深入探讨“瓷器是中国,中国即瓷器”这一观点,并从瓷器是由中国发明、瓷器的产品输出性、瓷器的技艺输出性、域外文化的反影响性四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从瓷器是由中国发明的角度出发,侯样祥教授首先探讨了材料、温度、釉三个陶瓷发明的先决条件,在发现这三种因素对瓷器的发明不具备必然性影响后,继而把陶瓷发展史放置到中国文化发展史中进行系统的分辨考察,从而发掘中国“尚玉”文化的重要性。从“玉文化”背景下文人的“以玉喻瓷”传统和瓷业界对“莹润如玉”的追求两方面进行考究,进而论证“尚玉”文化作为第四个重要因素对中国发明陶瓷产生的推动影响。 

  从瓷器产品输出的角度出发,侯样祥教授以瓷器作为畅销全球千年的商品这一观点为切入点,系统论述了瓷器外销的历史背景,市场规模,政策支持等要素。通过分析文献、考古、馆藏等相关资料,详细介绍了中国瓷器贸易的历史进程,阐述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对瓷器产品输出的重要影响。 

  在瓷器的技艺输出上,侯样祥教授探讨了从唐后期开始的外国地区对中国制瓷技术的仿制,其中着重介绍了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的仿制瓷器对中国近代瓷器市场的冲击,以德国的麦森瓷器为典型代表。 

  在域外文化的反影响性这一角度上,侯样祥教授分别介绍了域外市场、域外审美等因素对中国瓷器烧造的“反影响”,以在伊朗出土的长沙窑外销瓷和元代的青花瓷为例,从材料、销售市场、图案纹饰、颜色工艺等角度切入,论证了伊斯兰风格等“域外文化”对中国瓷器烧造的“反影响”。 

  讲座中,侯样祥教授根据个人对中国瓷器文化的多年研究经验,从“三重证据法”即文献、实物、田野这三方面着手,从观点的可验证性、论证的严谨性和材料支撑观点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由浅入深的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以及老师们进行分享与交流。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掌声雷动。参加讲座的师生们纷纷表示侯样祥教授的分享拓展了同学们对瓷器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入的了解瓷器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使大家受益良多。 

  (图文:高祎璠  编辑:邹文军  审稿人:王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