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线形象”:连接传统与当代的一个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2015-04-20

下笔便有凹凸之形 罗莹

 

  恭王府艺术系列展《线形象——罗莹作品展》近日在恭王府抱厦展厅展出。此次展出的罗莹作品共约40件,包括工笔画和陶瓷作品。

  艺术家罗莹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民盟湖北艺术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从大学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罗莹学习的专业始终是中国画,这种教育背景深刻地影响了她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罗莹在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极致的美感体验中,捕捉并发现了连接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符号,并由此创造了一个既属于她自己也属于当代艺术史的新形象——线形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罗莹在她的绘画里有意识地将一种方头由宽平刚硬,既无起笔,也无收笔的线段,与精致描绘的传统经典图式并置,她将这种带有装饰性的宽线条看成是一种摒弃了手工特点的“电脑线”,具有显著的信息时代的视觉符号特征。罗莹认为,所谓新中国画,是要敏锐地捕捉到当代文化的符号,用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既不能是对传统绘画简单的承袭和模仿,也不应该是完全脱离了传统文化因素的所谓“创新”,它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绘画体系在当代社会环境的继续发展。

  批评家陶咏白评价她的作品时说:“罗莹的画给人一种崭新的视觉感受,她对中国绘画线条的创新具有文化的自觉意识。罗莹对线的创新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并著书立说,完成了《线形象——中国绘画的起源与形成》这样一部以自己绘画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著作,这是了不起的贡献。罗莹绘画中的线是一种刚性的理性的线,传统中国画十八描是一种感性的线;所以一个是农耕时代的作品,一个是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线,呈现出不同时代的线形象的特性。”

  “我想发展我们的传统,而不是放弃它。”罗莹在她的工作室里说,“我要这么做,是因为我想让传统艺术跟上时代,不与时代脱节。这是新的中国画。”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5-02/13/content_1534035.htm